您现在的位置:成功创业网 - 劳务资讯 - 今年1—8月份上海新增就业岗位50.8万个

今年1—8月份上海新增就业岗位50.8万个

 日均新增就业岗位超过2000个!
     千方百计鼓励自主创业,千方百计拓宽岗位渠道,上海大力倡导的积极就业政策,效果越来越好。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1—8月份,本市新增就业岗位50.8万个。
    
     这一数据,每年都在上升:2000年至2002年,上海共实现净增就业岗位35万个;
    
     2003年,上海新增就业岗位46万个,平均每天新增约1260个;
    
     2004年,上海新增就业岗位再上新台阶,达到60.8万个。
    
     不仅就业岗位数量多了,还冒出了许多新兴职业:育婴师、健康安全环境监督员、剪辑师……今年以来,上海已开发新职业93个。
    
     ———就业途径多了,失业率低了。
    
     如今,就业途径越走越宽,越来越多的劳动者通过自主创业,为自己创造岗位。
    
     政府则从资金、场地上给予扶持。目前,静安、长宁、虹口等10个区县启动开发24个创业园区,吸纳了近1000家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进驻。截至目前,本市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3.2万户,从业人员达到31万。
    
     与此同时,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,非公经济逐渐成为积极就业的主渠道。从最新统计数据来看,今年上半年,非公经济所产生的就业岗位数占到新增岗位总数的73%;在所有17个行业门类中,非公企业所产生的新增岗位在13个行业中占主导地位,特别是在制造业、计算机信息、批发零售、房地产、金融保险等行业中,优势明显。
    
     在积极就业的氛围之下,到2004年末,上海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4.5%,出现了近十年来首次下降。今年到6月底,本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26.5万人,较去年同期减少1.8万人。
    
     ———困难人群就业机会多了,吃“低保”的人少了。
    
     困难人群,一直是就业难题,因而也备受关注。
    
     于是,探索困难群体就业新机制,连续两年被列为市政府“头号”实事工程。万人就业项目、千人就业项目、百人就业项目……一套套适合各区县自身发展特点的岗位不断开发,在解决大量困难群体就业问题的同时,也为公共服务领域输送了一大批工作人员。如锁定本市失业人员、协保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的“万人就业项目”,在项目开发上将社会实际需求与岗位设计紧密结合,促使交通协管员、河道养护员、社区助残员等一个个全新岗位诞生。
    
     政府购买岗位,是上海解决困难群体就业的有力支撑。政府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购买服务和劳务,把原先应由政府承担的公共服务项目,通过财政出资的方式,交由社会组织来承担,改变了过去有一个项目就设一个部门的状况,既有效推动了政府机构的管办分开,又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各界创造就业岗位的积极性。到目前为止,通过“万人、千人、百人”项目,近8万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得以解决。得益于这种创新机制,不少低保家庭中有就业劳动能力的人找到了工作岗位,本市吃“低保”人数去年出现了十年来首次净减。
    
     ———职业培训形式多了,就业障碍少了。
    
     市委、市政府还将眼光投向就业的可持续发展力上。于是,青年见习基地、政府补贴培训和公共实训基地,三张紧密关联的公共培训网络架构起来。这张涵盖了从青年人员到在职人员、从在校学生到4050人员、从动手能力到就业理念的劳动培训链,由政府“搭台买单”,已有近10万百姓得到“镀金”。
    
     以应届毕业生为主的青年见习基地,为青年人搭建了“三明治”式的职业发展平台———学习、实践、再学习、再实践,两者交错进行,解决了青年人在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。原先面向失业人员的政府补贴培训,现在连郊区青年、退役士兵、甚至服刑及劳教人员等也被纳入培训范围。而公共实训基地,则可以为一些已经拥有就业知识的学员,提供实际操练的机会。今年暑假,投资总额约3.8亿元的数字制造技术中心,免费向市民开放———这里有着品种丰富的“实训室”,数控机床、快速成型、综合加工……学员可以在先进的设备上练本领。上海在为未来储备更多就业能力的同时,也是在为未来减少更多的失业风险。
    



劳务资讯 - 成功创业网

成功创业网·劳务资讯 © 2006 - 2011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