盘点2005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
“和2003年相比,2005年大学毕业生获得的薪水整体有所上升,他们在找工作时的抱怨程度降低了,没有以前那么紧张,表现得更理性、平和。对工作的满意程度较高。”通过一项较大规模的调查,岳昌君副教授得出的这个结论,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。
由于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时有比较充分的选择权,因此对自己所找到工作的满意程度较高,只有2.3%的毕业生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。在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中,有4.6%的毕业生对找到的工作感到非常满意,32.8%的毕业生感到满意,50.0%的毕业生感到一般,10.3%的毕业生感到不太满意。
继2003年6月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之后,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系副主任岳昌君参与的国家“十五”重点课题“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”课题组又对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进行了更大规模的问卷调查,涉及东、中、西部地区16个省份的34所高校,其中“211工程”高校9所、一般本科院校20所、专科及高职院校5所。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.122万份,其中专科和高职毕业生占16.6%,本科毕业生占78.5%。
2005年大学生平均月收入比两年前多了37元
就业是人生关键的转折点之一,在择业过程中,毕业生们普遍重视的是什么呢?结合2003年的调查来看,在11种因素中,高校毕业生最看重工作所提供的发展前景、利于施展个人的才干,其次才是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。
收入是反映就业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。在本次调查中,由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对自己的起薪进行了估计。统计结果显示,和2003年相比,2005年的高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1588元,高出前者37元。但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比例有较为明显的下降,比2003年减少20.6个百分点,为20.3%;1001元~2000元的占65.4%,比2003年增加了19.9个百分点。
调查发现,学历越高起薪越多。专科毕业生为1333元,本科毕业生为1549元,硕士、博士分别为2674元和2917元。同2003年相比,本、专科毕业生的起薪略有上升,但硕士和博士的起薪有所下降。在不同性质的工作单位中,三资企业和科研单位略高,分别为1987元和1888元;国家机关、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居中,分别为1626元、1592元和1529元;学校较低,为1365元。
大学生就业开始由大中城市流向小城市、县城
“由大中城市向小城市、县城分布,是大学生就业的趋势,未来这些地方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。”岳昌君说,这也可以看出,大学生的就业更理性化。本次调查发现,在县城和乡镇工作的已占27.4%,在农村的为1.9%。而在大中城市就业的毕业生为70.7%,与两年前的调查相比,下降了5.9个百分点。
国有企业、学校和私营企业成为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单位,分别占29.7%、19.3%和16.3%;三资企业、国家机关和科研单位分别占9.5%、9.2%和4.7%。私营企业所占的比重持续上升,在解决大学生就业方面正在发挥积极作用。“现在的主要问题在于,包括失业保险、医疗保险、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,大学生们选择在私营企业工作还有后顾之忧。”岳昌君说。
专科和高职的就业落实率上升 本科、硕士和博士落实率略降
大学生就业难,是众所周知的事实,但调查表明,形势并非一年比一年差,反而有所好转。大学生毕业时真正签约者虽然只有33.7%,但比2003年同期上升了1.8个百分点。
为更具体、准确地反映大学生毕业时的状况,本次调查将毕业生被调查时的状况分为11类,包括:1.已经签约(33.7%);2.已确定单位,等待签约(13.5%);3.虽有接收单位,但自己不想去(5.0%);4.等待接收单位的最后答复(4.1%);5.尚未找到接收单位(13.3%);6.准备从事自由职业或自主创业(3.6%);7.保送研究生(4.8%);8.考取研究生,已经获得录取通知(12%);9.准备出国(2.3%);10.申请不就业,包括准备考研(4.8%);11.其他(3.0%)。
如果将上述第1、2、6、7、8、9、10项均视为“确定去向”,则大学生毕业时的“落实率”达到了74.5%,比2003年同期上升了12.9个百分点。需要说明的是,2005年的调查数据中,专科生的比例明显少于2003年。
岳昌君认为,在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的情况下,2005年的就业率能达到这一比例,很不容易。
课题组进一步分析发现,毕业生的落实率有以下几大差异:
一是不同学历之间的差异依然显著。专科和高职为59.1%,本科为77.6%,硕士和博士分别为84.1%和79.3%,与2003年同期相比,本科、硕士和博士的落实率都略有下降,而专科和高职的落实率却上升了24.4个百分点。在岳昌君看来,这是因为“高职办学的市场定位比较明确,市场的需求旺盛。”二是各地区之间差异明显。东、中、西部地区落实率分别为:78.8%、75.1%和65.0%。三是各类型学校之间差异明显:“211工程”大学的落实率为84.8%;普通本科院校的落实率为70.9%;而专科学校的落实率为58.9%。四是性别之间存在差异:男性的落实率为77.1%,女性为71.2%。其中,女性继续攻读研究生或出国的比例达到21.3%,比男性高出3.8个百分点。
学校是就业最重要的信息来源
“在国外,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很重要,如美国的高校为了争取更好的生源,会千方百计保证就业率,他们在就业指导上更加细致入微、效率更高。”岳昌君说,最有效的、最能节省就业成本的信息渠道就是学校和院系。
岳昌君发现,2005年毕业的大学生在就业中,更多地是依赖学校。有47.3%的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求职信息来源于学校(包括院系)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需求信息。
从毕业生对各方面提供的就业信息的满意程度看,只有3.8%的毕业生认为求职信息完全能满足需要,59.4%认为基本能满足,有36.8%认为不能满足需求。尽管如此,这与2003年相比情况已经有较大的改善,不满意程度下降了12.1个百分点。岳昌君认为这主要得益于高校加强了就业指导工作。
尽管,各类人才招聘会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,但这次调查显示,人才招聘会的信息作用在加强,有16.4%的毕业生从中获得了就业信息,高出两年前的8.8%,仅次于学校这一信息渠道。而亲戚、朋友或熟人介绍的信息影响在减弱,比重由2003年10.5%下降到了6.2%。
另外,调查发现,2005年高校毕业生为求职而花费的相关费用人均为1100元,比2003年增加了大约300元。
由于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时有比较充分的选择权,因此对自己所找到工作的满意程度较高,只有2.3%的毕业生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。在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中,有4.6%的毕业生对找到的工作感到非常满意,32.8%的毕业生感到满意,50.0%的毕业生感到一般,10.3%的毕业生感到不太满意。
继2003年6月对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之后,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系副主任岳昌君参与的国家“十五”重点课题“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”课题组又对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进行了更大规模的问卷调查,涉及东、中、西部地区16个省份的34所高校,其中“211工程”高校9所、一般本科院校20所、专科及高职院校5所。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.122万份,其中专科和高职毕业生占16.6%,本科毕业生占78.5%。
2005年大学生平均月收入比两年前多了37元
就业是人生关键的转折点之一,在择业过程中,毕业生们普遍重视的是什么呢?结合2003年的调查来看,在11种因素中,高校毕业生最看重工作所提供的发展前景、利于施展个人的才干,其次才是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。
收入是反映就业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。在本次调查中,由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对自己的起薪进行了估计。统计结果显示,和2003年相比,2005年的高校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为1588元,高出前者37元。但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比例有较为明显的下降,比2003年减少20.6个百分点,为20.3%;1001元~2000元的占65.4%,比2003年增加了19.9个百分点。
调查发现,学历越高起薪越多。专科毕业生为1333元,本科毕业生为1549元,硕士、博士分别为2674元和2917元。同2003年相比,本、专科毕业生的起薪略有上升,但硕士和博士的起薪有所下降。在不同性质的工作单位中,三资企业和科研单位略高,分别为1987元和1888元;国家机关、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居中,分别为1626元、1592元和1529元;学校较低,为1365元。
大学生就业开始由大中城市流向小城市、县城
“由大中城市向小城市、县城分布,是大学生就业的趋势,未来这些地方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。”岳昌君说,这也可以看出,大学生的就业更理性化。本次调查发现,在县城和乡镇工作的已占27.4%,在农村的为1.9%。而在大中城市就业的毕业生为70.7%,与两年前的调查相比,下降了5.9个百分点。
国有企业、学校和私营企业成为毕业生最主要的就业单位,分别占29.7%、19.3%和16.3%;三资企业、国家机关和科研单位分别占9.5%、9.2%和4.7%。私营企业所占的比重持续上升,在解决大学生就业方面正在发挥积极作用。“现在的主要问题在于,包括失业保险、医疗保险、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,大学生们选择在私营企业工作还有后顾之忧。”岳昌君说。
专科和高职的就业落实率上升 本科、硕士和博士落实率略降
大学生就业难,是众所周知的事实,但调查表明,形势并非一年比一年差,反而有所好转。大学生毕业时真正签约者虽然只有33.7%,但比2003年同期上升了1.8个百分点。
为更具体、准确地反映大学生毕业时的状况,本次调查将毕业生被调查时的状况分为11类,包括:1.已经签约(33.7%);2.已确定单位,等待签约(13.5%);3.虽有接收单位,但自己不想去(5.0%);4.等待接收单位的最后答复(4.1%);5.尚未找到接收单位(13.3%);6.准备从事自由职业或自主创业(3.6%);7.保送研究生(4.8%);8.考取研究生,已经获得录取通知(12%);9.准备出国(2.3%);10.申请不就业,包括准备考研(4.8%);11.其他(3.0%)。
如果将上述第1、2、6、7、8、9、10项均视为“确定去向”,则大学生毕业时的“落实率”达到了74.5%,比2003年同期上升了12.9个百分点。需要说明的是,2005年的调查数据中,专科生的比例明显少于2003年。
岳昌君认为,在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的情况下,2005年的就业率能达到这一比例,很不容易。
课题组进一步分析发现,毕业生的落实率有以下几大差异:
一是不同学历之间的差异依然显著。专科和高职为59.1%,本科为77.6%,硕士和博士分别为84.1%和79.3%,与2003年同期相比,本科、硕士和博士的落实率都略有下降,而专科和高职的落实率却上升了24.4个百分点。在岳昌君看来,这是因为“高职办学的市场定位比较明确,市场的需求旺盛。”二是各地区之间差异明显。东、中、西部地区落实率分别为:78.8%、75.1%和65.0%。三是各类型学校之间差异明显:“211工程”大学的落实率为84.8%;普通本科院校的落实率为70.9%;而专科学校的落实率为58.9%。四是性别之间存在差异:男性的落实率为77.1%,女性为71.2%。其中,女性继续攻读研究生或出国的比例达到21.3%,比男性高出3.8个百分点。
学校是就业最重要的信息来源
“在国外,学校提供的就业信息很重要,如美国的高校为了争取更好的生源,会千方百计保证就业率,他们在就业指导上更加细致入微、效率更高。”岳昌君说,最有效的、最能节省就业成本的信息渠道就是学校和院系。
岳昌君发现,2005年毕业的大学生在就业中,更多地是依赖学校。有47.3%的毕业生认为最重要的求职信息来源于学校(包括院系)就业指导机构发布的需求信息。
从毕业生对各方面提供的就业信息的满意程度看,只有3.8%的毕业生认为求职信息完全能满足需要,59.4%认为基本能满足,有36.8%认为不能满足需求。尽管如此,这与2003年相比情况已经有较大的改善,不满意程度下降了12.1个百分点。岳昌君认为这主要得益于高校加强了就业指导工作。
尽管,各类人才招聘会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,但这次调查显示,人才招聘会的信息作用在加强,有16.4%的毕业生从中获得了就业信息,高出两年前的8.8%,仅次于学校这一信息渠道。而亲戚、朋友或熟人介绍的信息影响在减弱,比重由2003年10.5%下降到了6.2%。
另外,调查发现,2005年高校毕业生为求职而花费的相关费用人均为1100元,比2003年增加了大约300元。